過來人的心聲

恐慌症:因太努力而引致的恐慌情緒

我係阿心, 今年是大學法律系一年級生,大學給我的感覺真是一個花花世界. 跟中學最不同的是除了讀書, 還可以參加很多活動, 而且更有機會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仔去建立屬於自己的學會, 即是大學術語上的’上莊’. 上了莊, 籌辦各類大型活動和不斷聯誼, 社交圈子頓時幾何級數的倍增, 這一切都令我的生活生色不少. 但同時心裡知道入了大學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不可只顧玩樂而忘記學業, 因為我知道家人對我的期望也相當大.

我覺得我絕對有能力兩者兼顧, 而且要做得更好, 所以縱使上莊期間連續幾個星期通宵達旦, 我也堅持不走堂. 我不想有一刻的休息, 但愈是這樣堅持, 我發覺自己愈難集中精神做事, 反應緩慢, 好像靈魂抽脫了身軀一般. 好幾次在朋友群中談笑風生時, 我突然聽不到他們說什麼, 也不知自己應該比什麼反應, 我的意識根本好像不受控制似的, 心跳急速得很怕坐在我身旁的那個人會聽到和感覺到. 我只聽到自己淺速的呼吸聽和劇烈的心跳, 雖然只維持大概30秒, 但這種恐懼貫穿我全身足以令我全身彊硬, 手心出汗.但我很怕被人發現我有異樣, 我唯有勉強擠出笑容和更誇張地手舞足蹈的談話和符和他們說笑來掩飾我這異常的反應.

每當我再和朋友談話時, 這種恐懼又會突襲我, 而且每次我要用更多的力量去抑制住那恐懼. 次數愈來愈頻密, 甚至只是搭車, 行街, 和朋友傾計, 也會莫名的恐懼起來, 有幾次心跳加劇嚴重得令我呼吸困難. 我真的好累, 但我又不敢講給朋友或家人知道, 因為我很怕他們擔心而且大多數只會叫我放鬆點.

情況每況愈下, 我真的不懂處理了, 忍不住把這事告知一個比較相熟的教授, 他知道後建議我去向臨床心理學家求助. 臨床心理學家了解和評估我的狀況後, 並制訂了治療計劃. 從心理學的角度, 我得知原來我患了情緒病, 這是由於我對自己的要求過份高, 來自別人無形的壓力和期望, 也沒有用適當的方法去舒緩. 同時沒有正常的作息時間和大型地改變生活模式也是病源之一. 經過幾個月的輔導,我學懂如何面對和舒緩這些症狀, 調整心態過後, 病情也有明顯的改善.

這次的經驗令我學懂愛惜和多留意自己. 壞情緒有時也是一種提醒令自己可以調整回一個健康的身心狀態. 但當情況壞得自己也難以控制時一定要尋求專業人仕的治療, 因為這不單是表面的安慰說話, 而是真的一個病源連根拔起的治療. 幸好今次教授的提議去看心理醫生, 令我從陰霾中走出來, 更令我對自己了解多些和愛自己多一點.

強迫症:我克服了一個最霸道的強迫症

一直也不知道什麼是強迫症, 直到自己真的患上了, 才深刻感受到這種焦慮症的可怕和霸道, 而且自己一人根本是控制和解決不了, 幸好最終在家人的鼓勵下, 見心理醫生加上藥物的配合, 我已經完全康復, 過番一些正常的生活了!

真的很想透過我的分享, 讓正在受苦或惶惑的你知道或懷疑患有情緒病, 焦慮症等是不用害怕尋求協助的, 因為專業的臨床心理學家真的可以幫助到你, 我就是一個好例子, 如果我早一點尋求協助, 相信會早一點脫離困擾. 但有心唔怕遲, 希望看過我的經歷後, 會讓你有更大信心正視和看顧自己的情緒.

我本是在一間具規模的投資銀行做投資顧問的, 四年來一直打拼博殺, 所以業績也算不錯. 在家我是長子, 希望弟妹一直以我這大哥為榮, 也讓其他親戚羨慕, 好等父母也有面子; 在同期出身的同學們中, 我也是賺最多錢的, 而且也打算和女朋友結婚. 可能準備結婚, 加上長期精神壓力下跑數, 到第五個年頭, 工作不是太順心, 業績不如以往, 上司便向我施壓說如果再這樣下去, 難保他朝公司財政不穩時會裁掉跑不夠數的員工.

給上司訓斥完, 心感不妙, 不得不再加把勁找新客源和令現有的客戶加單. 每天不停工作, 起碼見六至七個客, 而且每句說話也反復思考才敢謹慎地說出, 因為很怕得失了客戶而做不成生意. 記得有一次要見一個大客戶, 知道如果做得成這項交易, 必定長做長有, 所以我份外緊張, 想去了廁所, 免得在傾談的過程中要去方便而令這宗生意出現什麼岔子. 去了一次又一次, 愈想安定下來就愈尿急, 見這大客前, 在短短十五分鐘已去了四次廁所, 但其中三次根本不是生理需要, 只是去了廁所, 會讓我安心一點. 到真的和這大客傾投資的內容和銀碼時, 又有尿急的情況, 不得不衝去洗手間. 如是者在面談過程中去了四五次洗手間, 這客人覺得我好像心不在焉和不尊重她, 最終就白白流失了這大客戶.

我感到沮喪和懼怕, 不明白自己為何有這異常的行為, 而這行為好像侵蝕了我的生活一般. 每當我去見客或在公司做匯報時, 我也感到好焦躁不安, 難以集中精神和控制擔憂的情緒, 腦海還不時閃現一個尿字, 繼而一定要去廁所才能安定我的焦躁和緊張. 這情況也持續了三個多月, 真的生不如死, 我知道一定是情緒出現了問題, 但我根本控制不了這些思想, 生怕同事朋友家人也覺得我無用, 不敢求醫. 異常行為的次數頻密到家人也不能再接受, 鼓勵我去看MINDCARE的心理學家.

因為我的情況嚴重和迫切性, 臨床心理學家除了轉介我到精神科服用專治療強迫症的藥物外, 更用認知行為治療配合, 令病情明顯地好轉起來. 心理學家在進行治療時了解我焦慮的成因是關乎我的成長, 和過往的處事手法一直是慣性跟別人比較, 要做到最好, 唔輸得, 久而久之所積下來的壓力到頂點時便形成焦慮症. 同時, 心理學家集中打破我的「強迫性思想」(當有壓力時便有尿急和腦海出現尿字的影像) 和「強迫性行為」(不停去廁所來安定焦慮不安感) 之間的必然聯繫. 從認知層面上, 減輕我對強迫性思想所引起的過份焦慮, 例如當我腦海再閃現尿字時, 讓我知道即使不去廁所, 都不會即場撒尿或出現更糟糕的情況. 在接受療程中, 心理學家幫助我面對焦慮和拆解了強迫性思想和行為的必然性, 即使尿字再出現在腦中, 我也能容許自己不去廁所一段時間. 強迫性思想所引起的焦慮感減退後, 強迫性行為的次數繼而也相對地減少了. 現在, 我已經完全康服, 也明白不逃避才是出路, 強迫症不再是我的心理包袱, 身心情緒也有一套正面的思想去支持我面對工作的種種挑戰了. 真的多謝MINDCARE為我的生活找到出路和健康的人生!

抑鬱症:愛恨交纏以致的情緒

我曾經有一段慘痛的失戀經歷。回想過去,我跟我的男友拍了拖五年,而且他已向我求了婚。我們還找了新的家,準備結婚,步入人生另一個階段。當所有事都準備好了的時候,誰會料到,我發現我的未婚夫有第三者。我知道這件事後,傷透了,我哭了很多天,整個人都崩潰了。但是,我不想跟他攤牌,反而我選擇了包容他,希望他會回心轉意,珍惜我對他的愛。可惜,事與願違,結果換來是對我更冷淡的對待。我感覺很痛苦,我發覺他不再愛我,但我不想輕易放棄這段關係。其實,我留意了他很久。他的手機經常都不離手,甚至到洗手間也會帶著手機進去。他更會在睡覺的時候把手機放在枕頭下,又不時在夜深走出客廳接電話。起初,我都容忍了他,因為這不是他第一次花心的經歷。

不過,有一次,我病到入醫院,但他竟用「公司委派他出外公幹」這些藉口來暪著我跟那個女人會面。我發覺我不能再容忍了。後來,我發覺情況惡化了。他跟那個女人會面頻密了,很多時候都不回家。終於,我忍不住偷看他的手機,從他跟那個女人的短訊看到他們的親密關係。那時候,我知道他已經不再關心我。我覺得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每次他要出去的時候,我都會胡思亂想、沒有胃口吃東西,甚至經常都會失眠,弄至早上的精神狀態非常差。不知不覺我整個人都變得很悲觀,甚麼都沒有興趣做,很抗拒出街,不想見人,甚至不時有自殺的念頭。我感覺到了絕望的邊緣,而這個狀態整整維持了兩個月,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我當時患上了抑鬱症。

後來,我經常遲到,工作時無法集中,被老闆幾次投訴自己的工作表現欠佳,差點失去了這份工作。我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好,好像一個廢人,跟著那些灰暗的思想又不斷浮現在我的腦海裡。我為了恨恨地忘記他,我不時在深夜時約好友出來消遣、喝酒籍以來麻醉自己,讓自己避開一個又一個寂寞的晚上,令我不會再想起他。那時,我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由於自己欠缺休息,最後更養成酗酒的陋習。

幸好,後來我經過心理學家五六次的心理治療後,我發覺自己醒覺了,認清這段關係實在無法發展下去。其實,我的未婚夫並不是我真正愛的人,他只不過是我覺得一個成熟穩重、似是好老公的對象,所以我們走在一起,但是我們始終都是來自兩個不同世界的人。

記得小時候,我的爸爸曾有一段時間有別的女人,很多時候都不在家。我的媽媽為了給我們一個完整的家庭,讓我們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對這件事啞忍,而且經常很遷就我爸。有時候,我爸甚至會打我媽,但我媽都會容忍他。最後,我爸都沒有離開我們。由於我爸未夠好,從小到大,我媽都不停向我灌輸一些觀念,希望我能夠找一個負責任、專一、穩重的男人。而我好像在潛意識裡接受了這些觀念,令我覺得如果我能容忍我的未婚夫,我和他的婚姻就會很美好。

我很高興聽到心理學家的分析後,我能認清一些概念。雖然我媽能接受我爸出面有外遇的事,但這不代表我也真正可以接受這種事。另外,我媽一直叫我找那個她認為是好老公的人,也未必是我真正戀上及愛的人。如果我不是真心喜歡他,他也不是真心愛我的話,我便乾脆放棄這段愛情。因為我已長期扭曲自己,令自己身心失去了平衡,而愛情亦都不是我人生的全部。我需要的是先真正學懂照顧自己、裝備自己,這樣才會遇到真正愛自己的人。就是這樣,我醒過來,我的抑鬱症狀開始減退了,也不需要再用酒去麻醉我的情緒。

恐慌症及社交恐懼症(混合):又是恐慌 又是社交恐懼

我轉了工作之後,經常都非常緊張。記得有一次,我在公司裡做匯報的時候,被人問倒一個我沒有準備的問題。當時的我腦袋空白一遍,而且很擔心公司不聘用我,因為我還沒過試用期。那時,我手心還出汗、心跳加速,感覺好像不能控制自己。之後的日子裡,每當老闆叫我作匯報的時候,我都要經歷這個可怕的過程。每當我作匯報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難集中,而且很擔心每一次當我心跳加快的時候,會否暈過來。如果在匯報的途中我想起這件事,我都會自不然有恐慌的反應,然後突然停下來,跟著草草了結,因為我完全忘記了餘下的內容。除了匯報以外,這個情況漸漸出現在會議之中。同樣,我在每次會議中都很怕同事突然問起跟我職責範圍有關的事。我怕我回答不到、怕自己會暈過來、怕尷尬。結果真的有一次,我的心理狀態到了一個驚恐的頂點,然後就暈過來。因此,我在往後的日子對於開會、匯報都有心理障礙。對於做決定的一刻,我更覺得很痛苦。我會很猶豫,不相信自己,做不了決定。之後,這種心理障礙普及到一些社交場合,比如婚宴、派對,甚至我在一些比較熟的朋友的聚會,都害怕講話。因為當自己說話的時候,我很害怕別人與自己有眼神接觸。當別人看著自己,我害怕得頭暈、心跳,跟著覺得很尷尬。因此,我避開一些社交場合,盡量不見人。每逢開會的時候,我都會跟老闆說我有事而缺席。又有些時候我需要做匯報的時候,我都會盡量爭取那個資料搜集、整合的位置。綜合來說,這種焦慮令我在工作、社交上都遇到很多問題。

有一次,我在報章上看到滌心情緒健康專科介紹怎樣治療社交恐懼症、驚恐症,發覺原來這些心理病都可以根治,因此我決定接受治療。當我完成了八次治療後,我發現原來自己一向有思想的謬誤,經常很介意別人怎樣看自己,如果達不到別人的問題就是失敗、不中用。我覺得每一刻都要表現得最好,才會被人認同。這些思想可能與我成長有關,少時候我爸媽離婚,令我經常覺得沒有安全感,時因為自己不好,所以父親離開我們。因此導致自己有這樣的想法: 認為自己一向不討人喜歡,令自己欠缺自信心。

其實,社交恐懼症和驚恐症對我來說只是冰山一角,自己有很多另外的問題要去處理。比如自己本是一個很害羞的人,但要擺出一副自信的樣子,這樣做我反而更不認識自己。還記得大學的時候,我曾經遇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孩子,但是我永遠都不敢約她。反而我選擇約一些自己沒有那麼喜歡的女孩子,因為我會沒那麼緊張,而且我有機會可以練習一下怎樣與異性相處。可惜,我每一次拍拖都不是與自己真真正正喜歡的人拍拖,原因是自己缺乏自信,又怕找到一個好的對象會離開自己,因此我到現在還沒有一段穩定的關係。如果這一次我沒有發現自己有社交恐懼症、驚恐症,我根本很久都沒有真正處理自己的問題。

本來完成了七次的治療後,我沒有再那麼害怕開會和做匯報,而且恐慌特襲也減少了很多。原本,我不用需要那麼頻密的約見心理學家,但我覺得自己仍有一些焦慮的問題還没解決。我想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做一些能令自己更成長的事。之後,我去做靜觀專注練習,令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減壓,不但加強我的專注力,而且令我容易做一些決定。當我將靜觀專注練習與心理學家的認知治療結合,我的想法、行為模式都能得到正面的改變。另外,我發覺自己相比以前可以做到的東西更闊,不再活在一個框子裡面,比如現在我可以約會自己喜歡的女孩子,雖然我會有點緊張,但是那緊張的情緒是可以容忍到的。在工作方面,我已經可以大膽嘗試不同類型的工作,不再跟以前不斷逃避。我很慶幸的是,雖然我被社交恐懼症、驚恐症困擾一段時間,但正因為這兩種心理病的出現,好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揭示了我的處事方法、思想模式,更讓我認清了自己往後要走的路。

Return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