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篇
Selye(1936)提出了一個觀點,她認為壓力包括了心理與生理的調適過程,而適當水平的壓力是「好壓力」(eustress),能讓人提高工作表現。可是,當身體處於過量壓力時,我們會感到精神焦慮和容易疲勞,影響集中力和記憶力,免疫系統亦被過度釋放的皮質醇(Cortisol)削弱而影響健康,這可稱謂是「壞壓力」(distress)。 在這時期,我們必須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營養補充或是改變生活模式等,這些動作可以幫助身體暫時脫離狀態,從耗盡期中開始恢復。
在營養學上,有一些可以吃出好情緒的快樂食物,因這些食物能影響神經傳導、增加血清素分泌,在吃下後,的確能夠讓人精神振奮、神經鬆弛、釋放壓力、心情舒緩。 由其我們可多吃富含酪胺酸和色胺酸食物,多攝取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維生素C、好的油脂(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鋅、鈣、鎂等營養成分食物。
深海魚、香蕉、全穀類、堅果類、深綠蔬菜、南瓜、葡萄柚、紅豆、牛奶、蛋等10種食物,都是會讓人有好情緒又快樂的食物。瘦肉、帶殼海鮮、黑巧克力、花草茶、咖啡等食物,可以適量食用,也有助於紓壓抗憂鬱。但要小心食用勿過量,否則反而會讓情緒更為低落、憂鬱。
但是,有些食物不能讓人吃出快樂,反而會導致壓力變大,包括高糖分、高鹽分、高油脂食物,以及酒與菸,最好少吃、少碰。